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蔬”香飘沃野
——民勤县蔬菜产业发展侧记
时间:2025-09-24 09:36:55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114

金秋时节,民勤县蔬菜迎来丰收,农户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一片丰收景象。

在苏武镇供港蔬菜基地,一垄垄上海青、奶白菜长势喜人,翠绿的叶片鲜嫩欲滴,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修剪、装筐、搬运。新鲜蔬菜经冷链运输车快速转运,直供粤港澳市场。

“第三茬蔬菜采收已接近尾声,每天采收量约60吨。同时,第四茬蔬菜已开始陆续播种。”民勤县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许尔财说。

民勤县独特的地理优势,为蔬菜生长提供了天然沃土——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不仅让蔬菜颜色翠绿鲜亮,更富营养、口感清香。“发往广州、深圳、香港的超市后,消费者反馈特别好,回头客越来越多,现在供港蔬菜订单根本不愁。”许尔财的话语里满是底气。

在蔡旗镇麻家湾村千亩西兰花种植基地,一株株墨绿色的植株整齐排列,硕大的花球紧实饱满,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看着这片“绿海”,种植户王永考脸上满是丰收喜悦:“西兰花生长周期短,种下60多天就能上市,效益又高,是我们农民的‘致富花’。”

这片基地的崛起,得益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我们引进专业种植企业,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设施,实现从播种、管护到采收的标准化生产与集约化经营。”麻家湾村村委会主任徐建鹏说:“基地不仅带动本村及周边60多名劳动力稳定就业,还形成‘生产—冷藏—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让西兰花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市场。”

走进昌宁镇安宁村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民们或弯腰刨挖,或分拣装袋,丰收的笑声在田间回荡。“我们从9月10日开始采收,采收期大概25天,每天用工量100人左右,每年务工支出200万元左右,优先雇佣当地群众,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种植户王昭华一边采收一边说。

安宁村党支部书记王多勤补充道:“我们的马铃薯全部是订单农业,从种植前就和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村民们只管种好,采收、运输、销售都不用愁。”

在昌宁镇中胜村,另一番丰收景象同样动人——100亩以上的辣椒示范点上,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椒海”翻滚,香气扑鼻。“今年,我们建成了5个百亩辣椒示范点,预计亩产鲜椒4500至6000斤,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亩产值可达4500元以上,亩均纯收入超2000元。”中胜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在宏说。

除了这些常见蔬菜,特色蔬菜沙葱也迎来大丰收。大坝镇八一村近9000亩露地沙葱郁郁葱葱,工人们熟练收割、分拣、过秤,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八一村党支部书记甄作军说:“沙葱产业已成为八一村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和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发展,每亩纯收入超2万元,还带动了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配套产业,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从供港蔬菜到特色沙葱,从西兰花到马铃薯,民勤县将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延长了蔬菜供应和销售时间,实现了“全年有菜、四季供应”。

如今,民勤县在产业兴农的道路上,正以蓬勃的活力,让这片大漠边缘的土地,处处洋溢着“蔬”香与希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仲春燕)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