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项目为笔绘新卷
——武威市生态经济双线突围
时间:2025-09-11 09:21:56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109

从民勤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的郁郁葱葱,到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的粼粼波光,初秋的武威,正上演着一场由项目建设驱动的生态与经济“双向奔赴”。

走进民勤县昌宁镇西北的四方墩生态林基地,昔日与巴丹吉林沙漠东侵带“短兵相接”的15万亩沙化土地,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自2010年依托“三北”工程等项目启动治理以来,5.5万亩人工造林与6万亩义务压沙筑牢生态屏障,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通过“互联网+”汇聚全国1万余名志愿者力量,256个公益造林点背后,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等机构900余万元的投入,更让当地群众通过2.6万人次的务工增收300万元。

“‘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111万亩,治理重点风沙口268个、风沙线490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守护了绿洲生产生活安全,更向沙区群众释放了巨大生态红利。”武威市“三北”工程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马中浩说,“特别是‘三北’六期工程实施以来,我们锚定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目标定位,抢抓机遇,聚力攻坚,完成工程固沙、人工造林、退化草原修复等综合治理任务289万亩。今年,全市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控尘林草带实现历史性闭合,生态治理进入‘整体好转,加速改善’的新阶段。”

在林草项目为武威筑牢生态屏障的基础上,水务项目则为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2024年4月开工今年4月成功蓄水,50万立方米库容通过多层复合防渗技术锁住水源,5200米引水管道与1.7万米供水管道织就供水管网,为八步沙注入发展活力。

市水务局规划计划与水土保持科干部李玉杰说:“这个蓄水池能为3.3万亩林地提供稳定灌溉,直接提升苗木成活率,巩固治沙成果。”此外,天祝县重点调蓄水源(干渣子调蓄水池)工程、民勤县地下水禁采区东湖片治理项目等一批骨干工程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南阳山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供水保障工程、红崖山灌区续建配套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我们通过台账式管理、定期调度,力求每一分水利投资都用在‘解渴’上,让清水既滋润土地,又支撑产业发展。”李玉杰说。

从林草项目筑牢生态屏障,到水务项目激活发展潜能,武威市正以项目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继续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记者王丽 叶敏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