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作为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其祭祀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连日来,凉州区殡仪馆及各公墓、陵园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倡导绿色、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以更温馨、更环保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内涵,树立文明殡葬新风。
文明寄哀思
9月5日上午,在武南公墓内,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倡导市民用鲜花祭祀。“大姐,现在提倡鲜花祭祀,既环保又能防火灾,给您换一束花吧?”不少市民积极响应,主动将手中的烧纸换成鲜花,以实际行动支持文明祭扫。
市民林女士对此深表赞同:“鲜花祭扫既干净又环保,同样能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她边说边将准备好的香蜡纸钱全部换成了鲜花。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永丰、下寨滩等公墓。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宣传、免费置换等方式,引导市民转变观念,用绿色祭扫方式度过一个文明、清净的中元节。
文明祭祀不仅体现在方式转变,更依托于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在中元节前,永丰公墓组织专人对消防设施、墓区树木、电路、排水沟、道路出口等关键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采取预约祭扫、错峰限流等措施,有效降低人员聚集风险。
此外,中元节期间,凉州区殡仪馆还联合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巡查,加强对公墓周边交通疏导、殡葬市场秩序维护及安全防控,确保祭扫活动平稳有序。所有服务项目严格执行物价标准,实行清单式透明收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新风入人心
走进武威市各陵园,写有“文明绿色低碳祭扫”“鲜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等字样的横幅悬挂在醒目位置,文明新风扑面而来。针对部分仍保留传统焚烧习惯的群众,墓区专门设置焚烧桶,引导集中焚烧,既尊重习俗,又杜绝火灾隐患。
此外,流动宣传车深入街道、社区和乡镇,广泛传播殡葬改革政策与文明祭扫理念,推动“绿色殡葬”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市民开始选择鲜花祭祀、网络祭扫等新兴方式,传统烧纸现象明显减少。
市民刘小娜表示:“烧纸换鲜花,不收费又环保,还能更好地表达思念。‘云祭扫’也非常方便,适合不能亲临现场的人。”
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近年来,我市倡导厚养薄葬、真诚行孝的文明理念,将文明健康、绿色节俭的祭祀理念心手相传、代代相延,在慎终追远中不忘感恩,在移风易俗中倡导新风。
“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争做‘节俭祭祀’的践行者。”市民董丽梅说,“老人健在时,我们要多关心、多陪伴、尽孝心,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人逝去后,我们也应积极响应遗体火化和节地生态安葬政策,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
淡淡花香,胜过烟火缭绕;静默追思,好过喧闹铺张。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化,献一束花、敬一杯酒、读一篇祭文、种一棵绿树,或是一次“云”上缅怀……这些新兴祭扫方式正逐渐被大众接受,赋予传统节日更为清新、文明的时代内涵。(记者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