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沃野织锦绣
——古浪解锁高标准农田“丰收密码”
时间:2025-07-04 09:10:58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158

盛夏时节,古浪大地绿意盎然,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焕发新生机,为粮食稳产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在泗水镇下四坝村连片的小麦种植基地,开阔的田野间,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滴灌模式取代了传统耕作方式。“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机械化种植更便捷,不仅省力省水,还降低了耕种成本,为小麦高产打下基础。”下四坝村种植户罗菊红说。

古浪县打破乡镇、村组界限,按照3000亩左右的规模标准,对农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将零散地块变为集中连片农田。通过大规模土地整治,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率从项目实施前的23%提高到62%,综合农机化率达到86%,成功创建为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截至2024年,古浪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0.5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4万吨以上。田间标准化布局的推进,让大型农机具得以顺畅作业,麦田里旋耕机、播种机往复穿梭,展现出科技种田的新图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力。田间地头,新铺设的滴灌设施纵横交错,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地里全都是滴灌带,水肥一体,一亩地能节省30%左右的水。”大靖镇上湾村种植户张兆政说。这种水资源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截至2024年,全县累计建成调蓄水池318座,配套供水管网、输水渠道3907公里,高效调配的水利系统加速形成。

科技服务融入田间管理每个环节,泗水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堂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土壤墒情和麦苗长势。“要根据苗情动态调整管理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他细细嘱咐种植户。古浪县农技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将科学种田理念送到农户手中。不少种植户反馈,科学管理使麦苗长势明显健壮,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古浪县建立“一体联动责任体系、一项长效管护机制、一支专业管护队伍、一份专项管护基金、一套管护运行标准”等“五个一”建后管护体系,落实落细项目资产移交、建后管护责任、保障管护资金等各项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块、成一块、用一块,持续稳定发挥促农增收效益。“我们在坚持‘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建管并重,健全完善‘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受益者参与’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引导群众全程参与,保障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效益有效发挥。”古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喜奎说。

古浪县通过系统推进土地整治、水利优化、科技赋能与管护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释放综合效益。连片农田中的灌溉设施有序运转,科学化管理措施深入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稳步提升。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过程中,古浪县统筹推进耕地质量改良、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绿色发展,促进耕地效能提升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正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系统性支撑。( 通讯员朱淑珍)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