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陇情相系,携手绘华章。
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甘味飘香。6月29日,我市在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成功举办“甘味‘京’典·武威领‘鲜’”武威特色农产品展示暨“京津冀”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宣传推介优势资源,共叙两地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襄发展盛举。
从祁连山麓到华北平原,从戈壁绿洲到首都餐桌,这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深情奔赴,不仅是一场舌尖的邀约,更是一次武威农业实力与诚意的集中绽放,为首都人民的餐桌与武威丰饶田野之间架起了一座流光溢彩的“金桥”。
相知无远近。长期以来,广大京津冀企业家积极投身武威经济社会发展火热实践,一大批知名企业在武投资兴业,为武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万里尚为邻。武威作为内陆对外开放城市,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和开放政策叠加优势愈加凸显,产业布局逐步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一泓碧水凭鱼跃。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为统揽,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为导向,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区,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了49个“甘味”品牌和31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布局建设4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浪花翻腾产业兴。我市年产各类优质蔬菜320万吨、瓜果110万吨、畜禽出栏1400万头只以上,农业增加值连续11年蝉联甘肃省第一,年均向北京新发地输送农产品12.45万吨、销售额突破6亿元,“高原夏菜”“民勤蜜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稳居前3位,走出了一条符合武威实际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
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家的口碑。多年来,广大企业家热衷于选择武威,做武威发展的“最佳合伙人”,武威也竭尽全力提供周到的服务,在武威大地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参加这次展会,收获颇丰。借助这次展会也了解到武威各个区县的特色农产品,我们公司想在凉州区落地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武威的人才优势、气候禀赋,把公司越做越大。”北京极星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健说。
推介会上,武威农产品北京运营中心正式揭牌,成为辐射京津冀的长期展销平台;设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特色产业专家团武威工作站,为武威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库支持。活动还向我市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部分企业代表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
心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此次推介会,武威市政府与北京新发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长期产销合作。北京新发地是武威农产品走向全国的战略支点。
自2008年合作以来,武威果蔬、肉类等优质农产品在京年销量达40万吨、销售额近30亿元。新发地特别设立武威农产品展销窗口,为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场还集中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项、总投资91.92亿元,涵盖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数字产业、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43项,总签约额15.36亿元;农产品加工项目17项,总投资11.84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将有力促进我市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新质生产力强基赋能、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高质量发展格局增添新支撑、注入新动能。
“我们将以本次推介会为契机,立足武威特色农特产品资源,进一步加强产销对接,让更多、更好的武威优质农产品通过新发地市场,更便捷地走进北京的千家万户。”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副站长李洁倩说。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武威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美味与营养兼具的农特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与会客商展示武威独具特色的绿色佳肴。
“通过今天的参观,真是大开眼界。武威不愧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的农产品不仅品质出众,还带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后一定去武威,深入了解武威。”北京市民管凤霞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武威,这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孕育了勤劳厚道的民风,滋养了醇正地道的特色农产品,蕴藏着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武威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各界朋友携手共进,共同开拓市场,共享发展机遇,书写更加壮丽的发展篇章。( 记者陈志鑫 高德强 蒋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