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25年干好一件事——理发师老陈的故事
时间:2022-10-09 16:20:00 来源:武威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量:666

来到位于武威城东的吉安理发店,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店铺不大,等待的顾客却不少。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热热闹闹。理发椅前面摆放着一张大镜子,镜子下方的工作台上,是一把把剃刀、剪刀、梳子、推子,这些是老板陈吉安理发的标配,陪伴了他25年的“老伙计”。


此时的陈吉安忙得很,招呼顾客系围布、倒水、洗头一气呵成。手中的剃刀和发须摩擦发出“嗤嗤”的声音,轻轻吹口气,刀片上的毛发瞬间落下,不一会儿精精神神的短发造型就理了出来。


“老样子?”“嗯。”抖抖围布,下一位顾客便默契地坐上椅子。



理发的间隙,陈吉安跟记者聊起了过去。18岁那年,他选择理发师这个职业,理由很简单:哪个人不需要理发?


刚当学徒的时候,师傅让他从刮葫芦开始,一点一寸,慢慢地刮、细细琢磨,直到游刃有余了,再为真人修面剃发。后来,陈吉安手艺不断精进,有了自己的店铺,服务对象大部分是男顾客和新生儿。“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锦上添花’。”陈吉安说,“做女发,烫染洗剪工序多,虽然利润大,但老婆有过敏性鼻炎闻不得烫染剂。干了半辈子理发,同行总开玩笑说我是半个理发师。”


陈吉安最得意的还是手中的剃刀功夫。“不要小看这剃刀,每一刀都要又稳又准。”说话间,陈吉安操起剃刀在荡刀布上下划拉,接着用剃刀紧贴顾客鬓角,刀锋在头上轻微跳动,有节奏地一抖一抖,所及之处须毛纷纷落下。整个过程急缓交替,陈吉安气定神闲,手仿佛和剃刀长在一起。


给新生儿理发要万分细心,手要稳更要“察言观色”。 25年来,陈吉安数不清为多少个新生儿理了发。“有些顾客出月子就是我理的,如今长大成家,又领着自己的孩子来光顾生意。”新生儿不会说话,但可以观察动作表情作判断,皱眉头了、脸憋红了,那肯定要动弹了,得赶紧停下来,哄一哄再理。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都是陈吉安最忙碌的一天。从凌晨到半夜,马不停蹄地上门为新生儿理发。“顾客能那么早等着,就是看重咱这手艺。”陈吉安说,“只要手艺精啥也不用愁,这就是老百姓的口碑。”


现如今,大街小巷遍布各种大大小小的理发店,年轻人都爱去洗剪吹烫染,做着各种潮流发型,陈吉安的手艺在年轻理发师的眼中也成了“老古董”。但他却有自己的见解:“时代在不停进步,潮流也在不断发展,我这辈子能把这一件事做好就够了。”


新武威全媒体记者甘曜毓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